学习唱歌,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喉头位置,还要熟练运用气息、共鸣,具有正确的音准概念、良好的节奏感等等。除此,正确的歌唱姿势也很重要。声乐的训练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循序渐进的严格训练,这样发声器官才能具有适应演唱各种风格、内容、形式曲目的能力。
一、唱歌不好听怎么学
1、呼吸:歌唱的呼吸是比较深的腹式呼吸法,即气要吸到腰的周围,然后利用呼气肌和吸气肌的对抗,找到用力的支点。唱歌时要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声音完全由气息来控制,这就是人们说的“气靠气传”。
(1)吸气可以想象自己正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中,深深地闻一下鲜花的异香,这就是歌唱时的吸气。吸气后,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憋一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
(2)呼气需要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呼气要均匀、舒缓。
2、喉头位置:歌唱时的喉头位置应始终处于低而自如的稳定位置和喉头打开的状态,才能使歌唱者获得优美、洪亮、完整的声音。一般来说,歌唱时喉头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时偏低一些。保持喉头稳定在歌唱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然喉头位置的稳定是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僵死不动的稳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远稳定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样,若把皮球比做喉头,皮球浮在水面的状态就好像喉头稳定在吸气位置时的状态一样。
3、气息:练习气息一般可练习吐长音“si”和发“哈哈哈哈”的方法。
(1)长音“si”的练习,首先采用胸式呼吸,深吸一口气,气息要吸慢,然后缓慢且均匀地发“si”音。
(2)发“哈哈哈哈”的方法,这要求首先要找到丹田所在的位置,然后使用腹部的力量,从丹田发出“哈”音。
4、共鸣:可分为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这三种共鸣有不同的特点。口腔共鸣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加结实和清晰,胸腔共鸣可以让声音变得浑厚洪亮,头腔共鸣可以让声音变得高亢明亮。要想声音好听,必须在唱高、中、低音时都有部分胸腔以上的共鸣。
(1)唱高音时,应放松喉头,使之成为气息的通道,然后抬起软腭,提笑肌(即保持微笑的状态),使声音能通向鼻腔。声音和身体应该“向下”的状态,而不是“向上”。
(2)唱低音时,以胸腔共鸣为主。这时把手放在胸骨上,随着发声,会发现随着声音提高,胸骨的振动会减弱。
5、音准:在唱歌时,很对人都会觉得自己五音不全、跑调,因此需要学会去分辨音的高低,从而减少唱歌时的跑调,多听多模仿。初期找一些个人喜欢且音调较为简单的歌曲,一边听一边跟着唱。
6、节奏:在唱歌之前可以先去感受一下基本的节奏,快节奏和慢节奏是不一样的。了解后,可以看着简谱学习一下打拍子,这属于节奏感的一种学习方式。平时也可以多听一些快节奏的歌曲,从而增强节奏感。
7、歌唱姿势:两眼平视有神,下颌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稳定。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二、唱歌的好处
1、唱歌有利于身心健康。唱歌时,不仅可以促进呼吸循环,让肺部和腹部得到锻炼。歌唱过程中字、腔、韵、辙的不同变化,人体器官则会随之处于不同的状态。同时,发出的声音使人体器官产生不同的共鸣和共振。这些都有利于身心的发展。
2、唱歌可以提高记忆力,丰富知识面。经常唱歌会开拓视野,了解不同歌曲、派别、部落和民族的文化,在歌声里能更直观地感受文化的差异和特点,丰富内心世界。
3、唱歌可以培养自信心。好的歌曲能激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自信心。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自信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