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知道正确的呼吸方法,深吸一口气,然后让胸腔保持开的状态,再开口练唱一些简单的“啊、啦”这些音。唱的时候要让“气”往下沉,感觉腹部瞬间绷紧,顶住那股气。用腹部练气时,可以配合呼吸方式,发声时胸腔不能放松,要成打开状。
一、音色不好听怎么练唱歌
1、首先检查音色问题,音色不好听有两种情况:
(1)音色不好听与声带的松紧度有关,声带的松紧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音色和音调声带。如果声带过紧,就容易出现声音很尖锐,不好听,可以通过手术将声带的松紧度往下调整,声音会比较好听。如果声带过于松弛,说话声音就会过于低沉,这时应当把声带调整紧一点,使音色恢复正常。
(2)加强口腔、胸腔及鼻腔的练习,检查喉结外部肌肉是否放松,一般在唱歌时脖子紧,下巴硬,咽掐,喉位高,就会导致音色难听,并且还费嗓。发声过程中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需要配合使用,根据不同的音高使用的腔体不同,需要配合使用各个腔体声音才会显得立体。学会控制自己说话的气息和语调,不要太快太急,尽量慢一些,声音稳一点。注意咬字不能带有乡音,歌曲中的咬字一定要比说话的咬字更靠前。音色好听是建立在喉结外部肌肉放松,结合正确的咬字和共鸣腔体的前提下。
2、练习唱歌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通常是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要先找到放松的状态,体会在睡觉时的吸气,这时的肚子是一起一伏的,相对于平时状态下的吸气会更有深度,但过度的去追求吸气的深度会造成身体的僵硬,放松的吸气时肺部膨胀自然会把横膈膜压下去,所以肚子就会鼓起来。呼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
3、在呼和吸的过程中,整个身体表情是放松的,紧张的部位是横膈膜、两肋,将横膈膜及下肋两侧作为支持点,在咳嗽或笑时可以直接感受到它的支持作用。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在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4、唱歌时的发声和平时说话时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喉头和声带是歌唱的发声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歌唱时喉头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时偏低一些,有许多人把喉头处于吸气时的位置称为“水平位”,在歌唱时字与字、句与句的转换中,喉头不应做离开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动,应始终处于低而自如的稳定位置和喉头壁打开的状态。
5、训练唱歌应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做到两眼平视有神,下颌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稳定,重视中声区的练习。在练习时,先从中声区以中、小音量开始,初学者要遵循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中声区的声音不要强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优美和声音的灵活性,做到吸气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弹性,积极向上,有支持点,喉头稳定松弛。不论唱高、低不同的音,喉头的感觉都在一个位置上。
6、唱歌还要了解一下基本的节奏型,多听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曲,来增强自己的节奏感,清楚共鸣的作用。在练习唱歌时要合理的运用共鸣,共鸣可以分为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能使声音更加结实清晰,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头腔共鸣能使声音高亢明亮。不同的共鸣组合可以帮助发出不同程度的声音,低中高音的发出就是共鸣发声的体现。
二、唱歌发声基本功的练习步骤
1、首先从中声区为基础开始训练,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基础要打得扎实,欲速则不达。
2、有了中声区的基础后适当的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要沉得住气,不要急于唱高音。这一阶段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3、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音域,进行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要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